21世纪什么最贵?《天下无贼》的电影中早就告诉了我们,答案就是人才!这点,作为世界科技灯塔的美国,比谁都清楚。二战后美国通过“回形针行动”从德国带走了上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,这一举动也造就了美国数十年来在全球领先的军事和科技实力。
这些年,中国人才开始在全球崭露头角,比如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芯片行业,全球顶尖的100位半导体材料专家中,排名前六都是来自中国,其中五名来自大陆顶级学府,一名来自台湾省的顶级学府。
也就是说,我们斥巨资培养的顶尖人才,最后所设计出来的产品,还需要我们花钱购买。早期任正非就对着媒体公开透露,花高价买回来的设备,拆开一看都是中国人研发的。
然而,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,美国又将手伸向了中国。比如早期OpenAI团队中的核心人才,有一半左右来自中国。
而近期,AI行业又有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引发大家关注。美国顶级科技巨头Facebook(现在叫Meta)以2亿美元(合计1年14亿)的天价年薪,挖走了中国AI工程师庞若鸣,同时还以每年1亿美元的年薪,挖走了另外4名顶级人才。这14亿年薪是什么概念?能和体育巨星C罗、NBA球星库里的年收入掰掰手腕。
可能有人好奇,庞若鸣到底有多牛?
这位从上海交通大学走出来的学霸,后来去美国深造,拿下了南加州大学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。他在谷歌干了15年,搞出了不少厉害的东西——像全球一致性授权系统Zanzibar,还有语音识别框架Babelfish/Lingvo,咱们现在用的语音合成技术,很多都离不开他参与研发的Tacotron2模型。2021年他加入苹果后,很快就当上了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,带着100多个工程师搞多模态大语言模型,苹果的Genmoji表情和邮件自动摘要这些AI功能,都是他带队做出来的。
Meta花这么多钱挖他,可不是随便砸钱。他们刚成立了个“超级智能实验室”,专门网罗全球顶尖AI人才,之前已经把GitHub前CEO、好几家AI公司的创始人都招进去了,现在挖来庞若鸣,就是想让他牵头搞核心技术。
不过这2亿年薪也不是一次性拿到手,大部分是股票和绩效奖金,得在Meta干够年头,还得帮公司实现市值增长才能慢慢解锁。但即便这样,也刷新了AI人才的身价纪录。
此事可以充分证明,中国从来不缺人才,但这位顶尖AI人才刚露头就被扎克伯格挖走,难免让国人感到惋惜。这些都是AI行业的顶级人才,本应该是帮助中国AI突破的中流砥柱,如今却被美国“利诱”,以真金白银的方式抢走了。
不过有网友表示理解,支持。就像“给你2亿和清北录取通知书你会选哪个”的问题一样,90%甚至更高的人可能会选择前者。
但是如果中国的顶尖人才都被美国挖走了,谁来扛中国科技发展的大旗呢?所以一个问题来了,怎么才能留住中国的顶尖AI人才,成了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。
一方面,需要提升发现人才的敏锐嗅觉。就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,是被国际认可后才广为人知,在国内院士评选中却屡屡受挫。庞若鸣这些人才亦是如此,在被美企高薪挖走之后,才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。其实他在谷歌和苹果期间,早就做出了能改变行业的技术,如果我们能早点发现这类人才的价值,在他们崭露头角时就主动对接,给他们搭建平台,或许就能避免人才外流。
另一方面,要建立有竞争力的“长期价值体系”。Meta给的2亿年薪看着吓人,但核心是“多年服务绑定+绩效激励”的模式。咱们的企业也可以设计类似的长期激励,不只是给高薪,还要让人才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。比如华为给核心人才配股权激励,让人才和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。同时得打破“论资排辈”的老规矩,像庞若鸣在苹果3年就当上团队负责人,这种能上能下的机制,才能让年轻人才有奔头。
更重要的是,要打造能出成果的科研环境。苹果最近就因为AI研发进展慢,已经走了好几个核心工程师,这说明光靠高薪留不住人,还得让人能“干成事”。庞若鸣在谷歌能做出Tacotron2,在苹果能搞出Genmoji,都是因为有成熟的研发体系。咱们可以借鉴这种模式,比如建专门的AI实验室,配齐团队和设备,少点行政干扰,让人才一门心思搞研发。生活上也得跟上,解决住房、子女上学这些问题,让他们不用为杂事分心。
AI时代的竞争,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。像Meta这样的企业,宁愿花14亿年薪挖人,就是知道一个顶尖人才能带动一整个技术链条的突破。我们既要看到人才外流的无奈,更要想办法搭建能留住人才的“沃土”,让人才有舞台、有回报、有尊严,才能真正把中国AI的“根”留住。
十大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